生活污水收集難、處理效果差是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環境治理面臨的問題。資料顯示,2016年年末我國城市共有污水處理廠2039座,年污水處理總量448.8億立方米,處理率為93.44%,但在農村,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僅為20%。部分鄉村污水處理設備因缺乏資金和專業化管理養護人才,未能正常運行。而大多數農村污水仍就地排放,黑水漫流現象屢見不鮮,水環境遭到明顯破壞,農村地區發展受到制約。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可行有效的技術支撐。近年來,隨著公民環境意識逐步增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逐步走入了公眾視野,而現有技術大多關注的是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和管理技術,移植到農村則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與城鎮污水相比,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礎設施落后,技術儲備匱乏。同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不僅要保證穩定高效,還要做到“低投資、易管理”,才能真正具備可行性。
為適應鄉村污水特點,提供一種分散式的生活污水處理解決方案,輕松解決鄉村污水多戶分散難題。生物生態耦合污水處理工藝正是應這一要求而生。
通俗來講,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在水中進行處理;通過革新,把污染物轉移到人工土壤中進行富集降解凈化,由人工濕地變成“人工干地”。生物生態耦合高效凈水技術是更適合處理鄉村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全新專利技術,其以土壤微生物凈化為基礎,將傳統土地處理技術與生化處理技術、微生物學與植物生態學之間的跨領域協作研究的成功植入污水處理領域,是最新生態技術與多年污水處理經驗技術的完美結合。
這一工藝成本投入更低,能大幅降低鄉村污水處理的成本投入,與同等規模生化處理工藝投資比較,節省約1/3。由于節能,運營成本低,依靠水重力下滲產生壓差進行供養,無需機械供養,機電設備少,比同等規模的生化工藝省電約90%~99%。出水水質高,處理鄉村污水,COD和氨氮可直接滿足《地表水質量標準》的Ⅲ類水質標準,其余可直接滿足一級A標準。這一技術系統簡單便捷,針對鄉村污水處理現狀對系統進行優化精簡,污水處理過程簡單步驟少,便于后期維護管理。
同時系統建設運維成本低,精簡優化了鄉村污水處理過程,無需機械供養,機電設備少;與同等規模生化處理工藝投資比較,節省約30%。建設周期短,技術采用模塊化設計與組裝,大幅度降低土建工程量,極大縮短施工周期,從而也降低了建設投入的成本。觀景生態效益好,由于使用生物生態耦合技術,系統種植可觀賞性的植物,營造良好的生態景觀,無蚊蟲惡臭及污泥等二次污染??梢粤畛鏊€定達標,技術適應鄉村污水特點,COD和氨氮可直接滿足《地表水質量標準》的Ⅲ類水質標準,其余可直接滿足一級A標準。
相信生物生態耦合凈水處理技術可以極大的滿足農村污水處理的需求,實現綠水青山的環境目標。